為嚴格貫徹落實省、市疫情防控要求,進一步加強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物疫情防控工作,4月10日,煙臺機場進口非冷鏈貨物集中監管倉正式開倉運行。該倉為目前省內最大的機場進口監管倉,可滿足2000余噸進口貨物的靜置需求。
前期,煙臺機場經過深入調研和實地勘察,決定將機場貨站正在運行的8500平米倉庫和新建的2.27萬平米國際貨站倉庫改造為進口非冷鏈貨物集中監管倉。根據集中監管倉建設和管理工作指南相關要求,機場建設指揮部工程二部、動力能源部、信息技術中心、醫療急救中心、公共區管理部、空港物流公司等部門連夜奮戰、高效聯動,不到半個月就完成了倉庫的改造和設施設備的增設工作,并順利通過了市委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驗收。
目前,煙臺機場進口非冷鏈貨物集中監管倉實行分區管理,設置三區兩通道,對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物形成閉環管理。“三區”包括倉前區(進口貨物入倉查驗、裝卸、拆包、消毒、登記等功能)、倉儲區(進口貨物在該區靜置10天,并根據需要進行核酸抽樣)和辦公生活區;“兩通道”是指作業人員入倉通道和出倉通道,確保人員無交叉接觸。自監管倉運行之日起,凡是在煙臺機場入境的非冷鏈貨物,一律進入集中監管倉,按操作規程進行消殺、靜置十天、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后,將出倉進入生產使用環節。為保證監管倉有序運行,落實工作人員的統一管理,煙臺機場專門制定《煙臺機場進口非冷鏈貨物集中監管倉操作指引》,規定監管倉操作人員嚴格執行“三集中一隔離”(集中住宿、集中出入、集中管理、相對隔離)管理方式,實現進口貨物、人員、環境全流程閉環管控。
后續,煙臺機場將持續完善進口非冷鏈貨物集中監管倉的操作流程、消殺檢測、庫區管理、消防安全等規章制度,加大庫區人員調配力度,落實培訓考核,促進專倉安全、高效、規范運行,切實提升煙臺機場進口非冷鏈貨物疫情防控能力,有效防控和阻斷空港口岸進境貨物疫情傳播風險。